close

諮詢/臺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耀仁、亞東紀念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賴玉釧

前言:
「吃葉酸幫助胎兒腦部發育?」、「服用深海魚油能減少寶寶過敏?」、
「檸檬酸鈣比一般鈣片好吸收,更適合孕婦?」……令人眼花撩亂的營養補充品,
功效說得言之鑿鑿,為了自己與寶寶健康的孕媽咪,如何選擇並適當補充營養?

完美打造孕期所需營養
一般說來,懷孕時期的營養攝取與平常無異,仍要維持六大類食物的均衡,
亞東紀念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賴玉釧表示,根據最新公布的「每日飲食指南」,
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、豆魚肉蛋類、低脂乳品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

懷孕婦女可以此作為基礎來增加營養攝取。

原則上,如果飲食都有包含這六大類,
營養上應不致於過度不足或過多的情況,也可兼顧各類營養素,像維生素、礦物質等。 




3孕期的營養管理計劃
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,依照孕期的三個階段,配合每階段胎兒的成長與母體所需,
由婦產科醫師與營養師建議準媽媽們孕期中的所需營養。

第一孕期(1~3個月):胎兒發育重要期
此階段,孕婦咪應盡可能從食物中均衡攝取營養,以供胎兒生長所需的養分,
臺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耀仁分析,包括優質的蛋白質、鈣、鐵與各類維生素等。

蛋白質
賴玉釧營養師說明,對於懷孕的婦女而言,正餐能定時定量很重要。在懷孕初期,
熱量尚不需要增加,可是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
所以懷孕期的第一、二、三期應增加10公克的蛋白質,
一兩肉約含7公克蛋白質,如果每天喝2杯250C.C.的牛奶,
加上一份的肉(豆、魚、肉、蛋、類,一份約1兩),
蛋白質即很充足。原則上,豆、魚、肉、蛋,
加上奶類等蛋白質屬於「高生物價」,
學理上的高生物價,意即吸收利用率都較高、品質很好。

每日飲食指南
1.全穀根莖類1.5~4碗。 
2.豆魚肉蛋類3~8份。
3.低脂乳品類1.5~2杯。 
4.蔬菜類3~5碟。
5.水果類2~4份。
6.油脂與堅果種子類:油脂3~7茶匙、堅果種子類1份。 


葉酸
關於胎兒的生長初期,許耀仁醫師指出,葉酸是不可獲缺的營養素,
如果缺乏,很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陷,
造成例如胎兒無腦症等。因此,孕婦從懷孕前1個月到懷孕的第3個月,
最好每天攝取0.4mg的葉酸,
而高危險群的孕婦,也就是曾經生過神經管有缺陷的嬰兒,
像無腦兒、腦神經缺損;或習慣性流產的孕婦,
補充劑量須較一般孕婦高,每天約為4mg。

賴玉釧營養師補充,含有葉酸的食物,包括肝臟類、綠色蔬菜、
豆類、五穀類、根莖類等。飲食攝取上,
建議孕婦攝取糙米、五穀米、或者地瓜澱粉類等高纖維的澱粉類,
營養素優於白米。而蔬果方面,
水果一天可以吃2~4份(1份約1個拳頭大)。蔬菜則是一天3~5碟,
盡量每一餐至少半碗到一碗的量。 


鎂與維生素A
除了葉酸,許耀仁醫師說明,鎂與維生素A能促進胎兒的肌肉與骨骼的生長發育,
可是維生素A不能過量。至於含鎂食物,包括綠色蔬菜、南瓜、葵花子、大豆、全麥食品等。
此外,也可多攝取維生素B6、B12,具有造血功能,至於含維生素B6的食物,包括雞肉、豬肉、
魚類,蔬菜類、五穀類等;也可增加維生素C,像番茄、檸檬、草莓、蘋果等。 





第二孕期(4~6個月):器官發展、體重增加

半個便當就相當於300卡熱量。

第二孕期和第三孕期需增加300卡熱量,
賴玉釧營養師以便利商店販售的便當為例,
一個便當多超過700卡,半個便當即相當於300卡,
其實300卡的份量並非想像中的多。因此,
不妨藉由牛奶、肉類的增加,以及每一餐能均衡攝取各類食物,
同時著重質與量,
不建議孕婦吃過多、甚至多增加一餐,以免造成懷孕期的肥胖。
如此,胎兒發育所需的熱量即足夠了,若是超過則多胖在媽媽身上,
產後較難瘦身。 


DHA
另外,許耀仁醫師說明,4~6個月胎兒正快速發育,
可補充一些鋅、鈣、維生素D以及鐵質。
此外,深海魚類像鱈魚、鮭魚等,
含有DHA、胺基酸、卵磷脂、鉀、鋅、鈣等營養,
有助於胎兒發育,
特別是腦部神經系統;而且它也含有Omega-3脂肪酸,
能減低血液中的發炎物質。
但如果孕婦害怕魚腥味引發孕吐,不妨多吃亞麻仁油
它可以在體內合成DHA;或以魚油膠囊補充。

雖然深海魚類的DHA會軟化細胞膜、增加養分吸收的能力、助於腦部發育,
而且還能穩定子宮功能、預防早產、延長孕期等;可是,補充魚油的孕婦,
建議到7個月為止;7個月後改補充卵磷脂直到生產。

不過,要注意的是目前深海魚類面臨嚴重汞汙染問題,
要慎選魚種,
美國食品營養管理局也列出
像劍魚、鯊魚、馬頭魚、馬加魚等汞含量過高,
食用後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。因此,
計劃懷孕的婦女、孕婦、或正在哺乳的媽媽切勿食用。


至於鋅的部分,缺乏時可能會影響胎兒包括腦、
心臟等器官的發育,再者,鋅攝取太少時,
媽媽的味覺、嗅覺、食慾會降低、營養吸收減少。
含鋅食物,包括肝臟類,像豬肝、牛豬、羊肝,
另外也有芝麻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懷孕早期不能攝取太多肝臟類食物,
因為內含維生素A,不利胎兒健康。

鈣質
在鈣質方面的攝取,賴玉釧營養師認為:「不用刻意增加。」
如果懷孕期間腳抽筋,
不妨從鈣質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著手,
像奶類製品,包括牛奶、優酪乳、起士等,以及小魚乾等帶骨的魚;
而綠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,
例如:波菜、小白菜、海帶、木耳,或海產類植物,像紫菜、海帶等。

許耀仁醫師補充,孕婦可以曬曬太陽,提升維生素D的吸收,
另外也可以攝取含鐵質的食物,像蔬菜、瘦肉、肝臟、紅肉等。

纖維質
通常在這時期孕婦容易產生便祕,不妨從天然食物攝取膳食纖維,改善便祕。
至於膳食纖維可以從蔬菜、水果、五穀類攝取,
它們同時含有一些微量營養素、B群、礦物質等。
另外,賴營養師也提醒:「要維持活動量」,
像散步對孕婦本身有很多好處,水分也要攝取足夠。
雖然便祕多少可能發生,但盡量讓生活維持最好的狀態,能減輕嚴重度。
除此,許醫師補充,也可多食用優酪乳、益生菌、
乳酸菌、番薯等食物,都能助於改善便祕。 



第三孕期(7個月~出生):器官重要建構期

要讓鐵吸收更好,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C。

蛋白質
7個月後,寶寶在建構自己的體質,許耀仁醫師表示:「蛋白質要充足。」
蛋白質最好一半是動物性、一半是植物性,
動物性,像瘦肉、魚、牛奶、蛋。植物性,像豆類,豆漿、豆腐、豆乾。此外,
這段期間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鹽分等攝取要減少。

至於脂肪方面,像亞麻仁油、葵花油、葵花籽油、葡萄油等
植物性脂肪酸,對母體與胎兒的健康較好。
而碳水化合物像蔬菜、水果、麵包等,在懷孕二、三期要適度,
攝取過多容易變成脂肪屯積體內,造成產後瘦身困難。

另外,針對此時期的營養調整,許醫師提醒:「7個月後停止攝取魚油」,
因為魚油所含的DHA在早期懷孕能預防早產,
後期繼續攝取擔心可能會延長孕期。
因此,想幫助胎兒的腦部發展,可以補充含卵磷脂食物,
包括蛋黃、豆類製品、全麥類、硬殼果類等食物。

鐵質
第三孕期會建議增加鐵質部分。國內曾做的營養調查發現,
國人的鐵質攝取不足以彌補婦女懷孕、分娩失血及泌乳時的損失。
賴玉釧營養師指出,含鐵質食物的來源,像紅肉類、肝臟類、
血類,像猪血、鴨血,以及深色蔬菜等。
如果要讓鐵吸收更好,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C,
例如水果,有助於鐵質吸收。如果有貧血問題,
可讓醫師診斷看是否需要額外補充鐵劑,切勿自行購買。

維生素B群
產前一個月可多補充維生素B群,尤其是維生素B1能減輕壓力。
孕婦生產前會覺得壓力大,
維生素B群可以紓緩緊張,也可減少頭風情況。像有些產婦生完後會有頭風症狀,
需施打維他命B群以改善頭痛不適。 


 




常見的12種營養品大解析 


迷思1》葉酸能幫助寶寶神經發育?
解析:YES!
許耀仁醫師建議孕婦從懷孕前1個月到懷孕的第3個月,每天攝取0.4mg的葉酸。 




迷思2》孕婦專用奶粉+綜合維他命,營養充分?
解析:NO!當心營養過剩!
賴玉釧營養師表示:「不建議同時攝取,以免營養重覆造成過量(Overdose)。」
孕婦專用奶粉與綜合維他命都是著重在強化孕婦所需的葉酸、維他命C、鐵質等。
以孕婦奶粉為例,其營養含量可能是孕婦每天所需的一半,
若再加吃孕婦維他命或是其他維生素B、C等錠劑則則有過量的風險,可能不利於健康。
因此,如果要補充,最好選擇其中一種。 




迷思3》鈣片V.S.檸檬酸鈣,哪個好?
解析:
許耀仁醫師說明,碳酸鈣的缺點是不溶於水,加上與胃酸作用後容易產生氣體、造成脹氣,
因此,兩者相較,檸檬酸鈣吸收比較好、吸收率最高,也較不會造成脹氣。

另外,賴玉釧營養師也補充說明:「還是要看鈣離子的含量。」
市售的鈣片種類很多,
除了吸收率,也要考慮原始鈣離子的量,畢竟屬於加工的營養,
吸收率一定沒有天然食物好。
因此推薦奶類作為鈣質來源為佳,因為牛奶不只含鈣、
還有維生素D等可幫助鈣質吸收、增加吸收率,
因此,還是建議從一般食物攝取。 




迷思4》魚油可以降低寶寶過敏?
解析:YES!
魚油具有DHA、EPA,含有不飽和脂肪酸Omega-3,
能降低體內產生發炎物質,改善、預防、改善過敏體質。
除了魚油,醫師建議,媽媽準備懷孕前1個月可以攝取乳酸菌,
降低胎兒過敏體質。
因為益生菌的好菌不僅多種,且含有免疫球蛋白E,
可以保護寶寶的消化道、避免病菌與過敏原的侵襲。

環境+飲食,全面控管過敏原

懷孕4個月前就要做好過敏原的控制。

如果爸爸或媽媽本身有過敏體質,他也提醒:「懷孕開始就要注意,
因為胎兒的免疫系統在4個月就開始起作用。」
胎兒在4個月時,可能因為媽媽食用了過敏的食物或接觸過敏原,
讓胎兒產生免疫球蛋白E去對抗而造成過敏。

因此,懷孕4個月前就要做好過敏原的控制。環境方面,
注意不要有塵螨、灰塵、等,不吸二手菸、更不要抽菸。
飲食方面,如果自己會對某些食物像海鮮類,有過敏現象,則盡量別吃。

另外,寶寶出生後,最好餵母奶6~9個月,因為母奶含有免疫球蛋白A能對抗過敏,
約6個月後再讓他吃副食品
,而且每週只添加1種,確定寶寶對於這食物不會過敏,
再添加第2種,藉此減少嬰兒對過敏原的接觸。 




迷思5》鐵錠能預防貧血?
解析:YES!
但是許醫師提醒:「鐵劑服用過多容易造成便祕。」 




迷思6》綠藻碇,調整體質預防便祕?
解析:YES!
但許醫師建議,不妨多吃高纖蔬果、喝優酪乳,
早晨起床可以喝一杯500C.C.的溫水,讓腸子蠕動,平時也可多散步,都能改善便祕。 




迷思7》啤酒酵母能促進胎兒發育和母體健康?
解析:效果因人而異。
富含維他命B群的啤酒酵母雖能助於改善體質,
但許醫師指出:「至於改善程度則因人而異,畢竟體質還是與遺傳有關。」 




迷思8》維他命B群,改善孕吐?
解析:YES!
賴玉釧營養師提醒:「不要自行買來補充,
讓醫師診斷後再確定是否需要額外補充,會比較安全。」
如果孕吐嚴重,飲食的部分要做調整,
例如:早上可以吃一些餅乾、饅頭,
以減少孕吐,飲料或湯汁類可與正餐固體分開食用,
以避免嘔吐的情況。另外,要少量多餐,避免吃得太油。

除了維他命B群,許耀仁醫師表示:
「可以喝一點熱的冰糖薑茶緩解孕吐。」薑能緩和腸胃不適;
很不舒服時,再請醫師開制酸劑來中和胃酸。 



每時期胎兒的增加重量
20週,約350克。
7個月,約1000~1200克。
8個月,約1800克。
9個月,約2400克。
10個月,約3100克。 



迷思9》維他命C能改善失眠?
解析:無醫學根據!
懷孕早期睡不好可能是因為孕吐;後期,
則可能是肚子大,會有壓迫感或腰酸。
因此,許醫師建議,睡覺時不妨用托腹帶托住,
但不要綁太緊。另外,腳抽筋也會令人睡不好,
可多補充鈣質。再者,當胎兒愈來愈大,
會壓迫到膀胱而造成頻眠等,影響睡眠品質,
所以晚上要減少湯湯水水的分量;
中後期可以做一些凱格爾運動,藉由收腹提肛訓練膀胱的力量。

除了生理,也可能與心理的壓力有關,
例如:工作、寶寶等,睡前可聽一些音樂放鬆心情。 




迷思10》維他命A最好少攝取?
解析:早期懷孕要控制量!
關於維生素A,早期懷孕若攝取過量會衍發胎兒發育的問題,導致畸胎。
因此,許醫師指出,懷孕3個月內的孕婦攝取量限制在400~1250mg。
至於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,像肝臟類;
蔬菜類則有胡蘿蔔、菠菜、蕃茄、紅心蕃薯、南瓜、
油菜、茼蒿、韭菜花、蕃薯葉、空心菜等,
以肝臟含量最為豐富。

賴營養師補充說明,維他命A、D、E、K屬於脂溶性維他命,
累積過量會產生毒性,基本上,不建議刻意補充這類營養品。 




迷思11》珍珠粉能養顏美白、寶寶皮膚好?
解析:
許醫師說明,膚色主要與遺傳體質有關,醫學上也沒有珍珠粉能美白的根據。
其實,珍珠粉的成分主要是鈣質,而且有汙染源問題,品質要慎選。 




迷思12》黃蓮粉解胎毒?
解析:
許耀仁醫師表示,建議找合格的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調配。雖然黃蓮能解胎火,
可是不代表不會黃疸。再者,像有蠶豆症的寶寶,就不能食用黃蓮,可能會造成溶血情況。 






天然的尚好!

每一類食物需要重視多樣性。

在孕婦的營養攝取,總的來說,許耀仁醫師表示:「還是以天然食物為主。」
其實,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很容易有營養不均衡的情況。因此,賴玉釧營養師建議,
除了注重食物的均衡度之外,每一類食物也需要重視多樣性,例如對於外食族,
自助餐就是不錯的選擇,在挑選蔬菜時可以增加多種色彩來攝取。如果蔬菜水果攝取量較少,
不妨打成蔬果汁,但不建議買市售的果汁飲料來取代,還是以天然食物為主。 


至於在攝取營養補充品時要謹慎。最近有一些研究以及實際的例子,
發現營養若是過量反而對某些疾病不利。



本文出自12月號《媽咪寶貝》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